穿著我的中國強 七分褲
戴上腳鍊 綁著馬尾 背著相機 聽著ipod
任何地方 任何時刻 我都感到愉快
很難想像以前的我
那些起伏 那些瞬間 那些種種
那段不愉快的日子XD
雖然不像智者那般平穩>" 不過 大致上 "平靜"的不像話(跟以前比起來的話)
該有的情緒 我還是會有...
只是一切昇華了 說不上的感覺
其實這一切都是巧合
想當初我只是臨時被拉去上課的>"
而且也完全不知道瑜珈是什麼XD
至今練了也快10個月了ㄝ..
最初 也是一星期去上一次課而已(回家都沒有練>.
到現在 我幾乎每天在家都會練..
但是呀 我那時候一星期練一次
我自己就覺得有改變了!!
(也許我真的比別人多了些優勢吧)
1.我天生柔軟度本來就比較好
(有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到大都在下腰的原因啦>"
2.肌耐力比一般女生好
(有可能是因為我是男的?XD我常覺得那跟意志力有關ㄝ...
我的意志力真的誇張的不像話 老師老是說我用意志力在做瑜珈>"
3.老師真的教的太好了!!
(瑜珈老師是跟印度老師學的 原汁原味 而且上課常會告訴我們要感受身體
而不單只是教體位法)
瑜珈後隨之而來的平靜是我以前從未感受過的...
我以前的創作 完全是靠心酸血淚史而來的(愈痛愈經典呀!!>"
通常回來的很慢 甚至跌入那樣的情境很久XD
現在完全沒有這種問題了ㄝ...
(應該說 可以控制的很好了 回來的比較快 很多情緒馬上排解掉了)
瑜珈真的很神奇(泣...那以前到底在痛什麼啦>" 感謝家珍 感謝大雅 感謝老師 還有感謝天!!
感覺上 我的人生好像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老?)
仙姑我現在的心境真的很奇妙
也希望我在修行的這條路上 可以愈來愈好。呵呵~~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藝術的這條路 因為瑜珈 可以再超越原本的自己!!
↓我來引個文 這是我們瑜珈老師blog的文章內文 出處在這
--
兩千年前, 印度的聖哲帕坦加利(Patanjali)寫了一部瑜珈經(Yoga Sutra), 將瑜珈定義為一個人身心靈的修煉.
帕坦加利認為, 瑜珈是頭腦的終止, 在瑜珈裏我們獲得內心的寧靜平和與專注, 也就是活在 “當下”. 瑜珈, 不是伸伸手扭扭腰,不是隨便做做的健美運動, 所以, 很多人學瑜珈, 但不一定會得到帕坦加利所說的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也沒有得到身體的舒展與放鬆. 奧修說: 「瑜珈意味著你已經準備好不走進未來,已經準備好不去期盼、不越過你的本性, 與實相本來的樣子相遇」.
在學習瑜珈的路上會有許多阻礙讓我們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平靜與放鬆, 帕坦加利指出:無知﹝ignorance﹞、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憤怒﹝anger﹞、恨意﹝hatred﹞、沉溺﹝excessive attachment﹞、疾病﹝sickness﹞、懶惰﹝laziness﹞、懷疑﹝doubt﹞、不專心﹝lack of concentration﹞都會妨礙我們的修煉.
因此, 他提出了八個項目(eight-fold path), 幫助我們克服在修煉路上的阻礙, 這八個項目被稱為八部功法(Ashtanga-Yoga of Patanjali), 其內容為:
1. Yama 對別人與外在世界的方式 (細分為下面五項)
Yama refers to the Great Universal Commandments. Patanjali lists five yamas:
‧Ahimsa - Non-violence 非暴力
‧Satya - Truth 誠實
‧Asteya - Non-stealing 不偷竊
‧Brahmacharya - Self-control 自我控制
‧Aparigraha - Unselfishness 不自私
2. Niyama 對自己的要求 (細分為下面五項)
Niyama refers to personal disciplines. Patanjali lists five of these:
‧Saucha - Cleanliness 潔淨
‧Santosha - Contentment 知足常樂
‧Tapas - Great effort 精進
‧Svadhyaya - Self-study 自我學習
‧Ishvara Pranidhana - Faith in God 信神,相信萬物皆神
3. Asana 體位法 Asana means posture. 所有的瑜珈動作都屬於體位法的一部份, 所以我們通常所謂的「練瑜珈」是指「練體位法」
4. Pranayama 呼吸法 Pranayama means breath control. 呼吸是身體與心靈的橋樑, 透過有意識的呼吸, 讓呼吸變平順, 規律.
5. Pratyahara 收攝感官 Pratyahara means control of senses. 學習運用與支配我們的感官, 而不是由感官支配我們.
6. Dharana 專心 Dharana means concentration. 讓心智集中的能力
7. Dhyana 靜坐/冥想 Dhyana means meditation. 不受外在的影響, 亦不受觀照的影響
8. Samadhi 三摩地 Samadhi or kaivalya, is the goal of Yoga wherein the yogi unites with God. 達到超意識的境界
雖然, 每一個人學瑜珈的動機不同,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嚮往達到超意識的境界,但下一次, 當你在練習瑜珈的時候, 試試看, 不要去想下了課要去吃什麼;不要去想還未完成的工作; 不要去想等一下要去接孩子; 不要去想為什麼我做不到這個體位法; 也不要發呆神遊, 試著去感受你的身體的每一吋肌肉, 感受你的關節, 感受你的神經, 你的呼吸. 去感受在練習這個體位法的 “當下”...在呼吸之間, 在呼與吸之間的止息, 沒有思慮, 沒有期待, 就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呼吸.